【西南策略|周报】外资逆流而上

来源:西南策略2020-05-30 18:35阅读:3298

1

本周观点

5月份以来,A股整体走出了震荡下行格局。其中上证指数微跌0.3%,沪深300下跌1.2%,创业板指微涨0.8%。这种震荡态势,主要由三方面因素决定:其一,是疫情冲击后国内经济复苏仍然较为艰难;其二,国内政策保持定力,边际宽松预期落空;其三,地缘政治方面的冲突风险,让部分资金的风险偏好降低。但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外资却保持着持续买入热潮,逆流而上。我们认为,外资持续买入显示了国际低利率大环境下,外资对高收益率资产的追逐。对于国内投资者而言,虽然指数难有趋势性行情,但是具有稳定收益的龙头个股不容忽视,结构性行情值得把握。

事件:

5月29日MSCI指数成分股变动如期生效,北上资金在临近尾盘时迅速涌入,净买入值一度超过172亿,最终回落到51.1亿的水平。本次季度调整不涉及纳入因子的改变,而是对指数成分股进行了调整。MSCI中国A股指数新增45只标的,剔除34只标的;MSCI中国A股在岸指数新增61只标的,剔除18只标的;MSCI全球标准指数新增137只个股,其中包括56只中国股票(含港股、中概股等);剔除181只个股,其中包括45只中国股票(含港股、中概股等)。获权重上调的美团点评在尾盘最后一分钟涨幅接近5%,最终收涨7.1%。

点评:

外资买入将是可持续性事件,结构性行情可期。

未来一段时期内,富时罗素指数A股纳入因子将在6月从17.5%调升至25%,预计其它各大国际指数也将公布进一步动作。在国际低利率大环境下,外资流入A股是不可阻挡的大趋势。原因主要有三:

其一,我国外资占比仍处于低位。截至2018年底,我国外资持股占比境内流通股票市值3.5%,不仅远低于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比起韩国、巴西等新兴市场国家也逊色不少。所以外资布局A股尚处初级阶段,长期流入态势不改。当前A股外资持股规模约在2万亿左右,未来5年将上升到4万亿,有望翻倍。

其二,我国金融市场开放步伐在逐渐加速。自811汇改开始,我国股市和债市迎来了开放的机遇。5月7日QFII限额取消正式落地,标志着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取得新进展,反映了监管层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决心,市场可以期待更灵活的交易机制和更有力的开放政策。

其三,我国金融资产有自身高质量和与其他权益市场低相关的特点,在组合配置中具有相当大的投资价值。MSCI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初至4月30日,MSCI中国A股在岸可投资市场指数和MSCI全球基准可投资市场指数之间的相关性为55%,远低于全球其他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数据。

在疫情冲击下,外资3月撤出中国市场,但目前来看已经表现出明显的回流态势。从2月21日到3月23日,22个交易日内北上资金净卖出1084亿元,反映了全球层面风险偏好的下移和股票仓位的缩减,带动我国一季度外资持股占比出现回落。而在3月23日之后,美联储不限量、无上限QE缓解了流动性的紧张,国内复工复产有序开展,国外疫情出现拐点。市场风险偏好修复,A股止跌企稳。北上资金开始回流,3月24日至5月底共计流入934.4亿元,有望保持平稳流入节奏。

从行业层面看,北上资金在3月24日至5月底展现出了对医药、食品饮料、电子、计算机、家电和电力设备新能源的强大兴趣,而近期更关注医药、TMT、家电和机械。我们将3月24日至5月底划分为波动流入期(0324-0417)和平稳流入期(0420-0528)两个阶段。波动流入期北上资金净买入前五名分别是食品饮料、医药、电子、电力设备新能源和计算机,分别流入127.4亿元、64.9亿元、49.5亿元、36.4亿元和32亿元;平稳流入期北上资金净买入前五名分别是医药、电子、计算机、家电和机械,分别流入239.8亿元、53.4亿元、53.1亿元、49.5亿元和37.8亿元。近5个交易日则由于MSCI成分变动影响,银行和非银获较大买盘。

从个股层面看,北上资金增配了恒瑞医药、贵州茅台、海天味业、美的集团、爱尔眼科、药明康德、格力电器、三一重工等多只龙头股。前15名个股净买入量合计581.2亿元,占比过六成,延续了外资火力集中的特点。需要注意的是,日前深交所对美的集团、华测检测、索菲亚3家A股上市公司发出外资持股预警,30%的警戒线约束了日后可能的外资买卖。

投资策略上,建议重点关注中国优质稀缺资产,这是外资将会重点布局的板块。有三个方面值得考虑:其一,是医药、消费等稳健型行业龙头,建议关注药明康德、泰格医药、长春高新等;其二,是是政策将要大力投入的新基建领域,包括云计算、数据中心、5G建设、新能源汽车等,建议关注深南电路、沪电股份、数据港、宝信软件、宁德时代等;其三,是未来复产复工确定性高,能够实现困境反转的板块,建议关注横店影视、华策影视等。

风险提示:

外部风险冲击超预期

_

2

市场表现回顾

2.1市场行情

本周市场保持震荡。上证综指周五收报2852.4点,周涨幅1.4%,深证成指收报10746.1点,周涨幅1.3%。中小板指收报6995.4点,周涨幅0.8%,创业板指收报2086.7点,周涨幅2%。

2.2估值情况

市场估值震荡。周五全部A股PE(TTM)为18.1倍,上升1.4%,位于2017年以来58.8%分位数。

分板块看,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本周PE(TTM)分别为13.9倍、49.8倍和124倍,分别较上周上升1.2%、1.8%和2.6%。中小板和创业板PE位于2017年以来94.2%和77.7%分位点。

2.3行业涨幅

本周25个行业上涨,5个行业下跌。综合金融、消费者服务和轻工制造领涨,涨幅分别为7%、6.3%和6%;通信、石油石化和电子领跌,跌幅分别为2.3%、2%和1.2%。

估值方面,计算机、国防、通信、电子和医药估值居于前列。

2.4市场情绪

CBOE波动率指数回落。芝加哥期权交易所(CBOE)波动率指数(VIX,俗称恐慌指数)本周收于27.5%,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

A股换手率回落。本周五换手率为1.6%,同比下降0.04个百分点。

3

流动性跟踪

3.1股市资金供给

本周沪深两市融资余额小幅回升。周四沪市融资余额5566.8亿元,较上周上升0.6%;深市融资余额4879.7亿元,较上周上升0.2%。

本周有15只主动权益类公募基金成立,共计313.3亿份。

本周北上资金净流入152.4亿元。

3.2股市资金需求

本周有4只股票发布招股说明书,其中创业板1只,科创板3只。

本周并购重组上会5家,通过2家。2019年并购重组共计上会122家,审核通过105家。2020年4月并购重组上会8家,通过6家。

本周共有17.2亿限售股解禁,解禁规模为200.2亿元。

以变动截止日计,本周产业资本增持13.3亿元,减持75.3亿元,净减持62亿元。

3.3公开市场操作

本周央行分四次逆回购操作,向市场投放流动性6700亿元。

4

利率情况

本周五SHIBOR收于1.45%,同比上升5.3BP。

银行间质押回购加权利率(1天、7天)分别收于2.1264%和2.6424%,同比上升97.5个和119.5个BP。

本周一年期国债利率和十年期国债利率均上行,期限利差收窄。一年期国债利率和十年期国债利率分别收于1.5890%和2.7251%,分别上行20.1个和4.5个BP。期限利差收于1.1361%,较上周下行15.5个BP。

信用利差方面,以高等级企业债与国债相比,五年期3A企业债到期收益率收至3.2707%,上行11.5个BP。五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收于2.2241%,上行17.9个BP。信用利差收于1.05%,下行6.4个BP,位于2007年5月至今27.2%分位点。以低等级企业债与高等级企业债相比,五年期2A企业债到期收益率上行10.5个BP收于4.0307%,对应信用利差0.76%,下行1BP,位于2007年5月至今32.4%分位点。

财通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