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8月26日,深圳经济特区正式设立。再过半个月,深圳特区就即将迎来成立四十周年的日子。
市场人士预期,一系列的政策利好将纷至沓来,一系列的改革成果将在深圳密集涌现。潜在利好政策足以撬动并引发新一波深圳本地股行情,并利好临深上市公司。
目前已有一波深圳本地股提前起飞,从7月1日至今,深圳板块指数上涨15.76%。深物业A两个多月涨逾220%。新城市7月以来的涨幅超过70%,盐田港7月以来的涨幅接近60%。
深圳特区成立40周年
深圳本地股起飞
深圳即将迎来经济特区40周年庆,市场似乎也在等待“大礼包”。
8月10日,深圳板块继续走强,同花顺深圳指数上涨0.85%,板块内瑞和股份、协创数据、富满电子、新城市、同为股份、广田股份等个股涨停,深物业A、金龙羽和盐田港等涨幅均在6%以上。
近一个多月以来,深圳指数持续上涨。同花顺数据显示,从7月1日至今,深圳板块指数上涨15.76%。
板块内不少个股均有不错的表现。新城市7月以来的涨幅超过70%,盐田港7月以来的涨幅接近60%,康泰生物、深赛格涨幅逾40%。
其中,深物业A堪称最牛深圳股。深物业10日午后封板,但尾盘最终未能守住涨停,收报上涨8%。7月以来,深物业A的涨幅接近100%,而从6月至今,深物业A的涨幅超过220%,股价从9.49元涨至如今的30.7元,总市值183亿元。
随着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的临近,市场人士预期,一系列的政策利好将纷至沓来,一系列的改革成果将在深圳密集涌现。在营商环境改革、科技创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领域,还会有改革成果落地,以及新的支持措施出台。
“直辖市”传闻+官员变动
深圳大猜想
在深圳特区成立40周年即将来临之际,关于深圳的一些传闻也在发酵。
日前,中科院两名作者刊文称,在“‘十四五’时期行政区划优化设置的总体思路”一块,设立直辖市,缩小大省管辖幅度,推进扁平化管理。配合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城市群发展战略,支持深圳、青岛、大连、喀什升格为直辖市,充分发挥优势地区增长极、稳疆固边、带动区域发展的作用。
该文章一时间在网上引起热议,甚至登上了微博热搜。
随后论文作者之一王开泳出来辟谣回复称:“这篇文章纯粹是学术研究,只是一家之言,不是国家政策,也没有依据。”
中国科学院官方微博@中科院之声也回应网友称“这是学术文章”,另附上原标题为《十四五时期行政区划设置与空间治理的探讨》的论文链接。
直辖市传闻虚晃了一枪,但接下深圳官员的变动更让人产生无限遐想。
据深圳新闻网消息,8月7日下午,深圳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三次会议召开第二次全体会议。经大会选举,任命张勇为深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任命刘国周为深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会议任命郭子平为深圳市发展改革委员会主任,会议同时免去黄敏深圳市副市长职务,免去聂新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职务。
此外,官媒也在吹风深圳有政策大红包。
近日,上海证券报引述分析人士的话表示,接下来,在营商环境改革、科技创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领域,深圳还会有改革成果落地,以及新的支持措施出台。
此前,近日深圳市政府层面密集调研开会,一系列的政策“礼包”或将纷至沓来。
自然资源部日前印发了《关于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市深化自然资源领域改革探索意见的函》,生态环境部部长在深圳调研明确表示全力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
国家发展改革委也最新批复了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
科技创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为引人关注。随着创业板注册制改革铺开,对深圳科技创新体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前深圳已经推出“科改22条”创新举措,还提出建设一批开放式的重大科技设施、创新载体和服务平台。随着科创供给侧改革政策出台,相关创投等公司有望继续受益利好。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市政府新闻办定于8月11日10点举行新闻发布会(国资国企专场),邀请市国资委主要负责人以及深圳投控、创新投集团、深农集团负责人介绍深圳市国资国企发展情况,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
四十不惑
未来投资深圳的方向在哪里?
长城证券宏观团队称,8月18日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1周年、8月26日深圳特区成立40周年的节点,深圳及粤港澳大湾区有望迎来中央政策红利以及资本市场对之的期待。从目前市场情况而言,深圳本地有较多土地储备的个股有较好的表现,接下来可以进一步关注金融互联互通以及深圳十四五规划具体的提振防方向。
兴业证券指出,大湾区与先行示范区政策双重加持,深圳城市地位有望持续提升。一方面大湾区规划落地,明确深圳在湾区城市群中的科创领衔地位,另一方面先行示范区政策出台,深圳定位发展全球标杆城市,城市地位显著上升。
兴业证券认为深圳本地上市房企众多,受益基本面的长期向上:1)深圳国资委控股或参股的房地产企业较为分散。主要上市平台包括:深物业、深振业、深深房、天健集团、沙河股份、深圳控股、万科、南山控股、金地集团等。这些房企土储大多分布在深圳,资源丰厚,受益深圳及粤港澳大湾区的快速发展。
2)除深圳国资委控股房企外,还有较多注册地在深圳,主要布局区域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房企,在过去四十年深圳的快速发展中,也极为受益。主要包括:华联控股、世联行、招商蛇口、大悦城、招商积余、皇庭国际、中洲控股等。
国泰君安认为,大都市圈内一体化,甚至重划行政区并非不可想象,三地共振,对完成粤港澳大湾区经济融合的第一步起到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