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凯摘要:定增方案正要干一票大的,关键人物却急流勇退。
3月4日,中科创达一口气发布47份公告,涉及2021年年报、定增方案、股东回报规划等诸多议题。尽管营收、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57.04%、45.96%,但投资者信心却一溃千里,当天股价暴跌19.07%,位列两市跌幅榜首。
同一天,国盛证券、平安证券、华创证券、华西证券相继在盘前、盘中发布建议“买入”报告,不过对单边暴跌的行情也没有一点帮助。
除了业绩增速下降之外,一封辞职信的影响力也不可小觑。
关键人物离职
当天发布的第13号公告显示,邹鹏程提交辞去中科创达副总经理职务的书面报告,辞职后仍然担任公司董事、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委员。
去年7月14日晚间,中科创达发布公告称,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聘任公司副总经理的议案》,聘任邹鹏程、孙涛担任公司副总经理,任期三年。也就是说,邹鹏程的原任职期满日为2024年7月13日。
原本三年的任期,刚干了7个多月就辞职,公司所称“不影响公司日常经营的正常运行”或许难以令投资者放心。
只因为邹鹏程对于中科创达并不是可有可无的角色。
在百度百科的词条中,邹鹏程被突出标注的并不是中科创达副总经理,而是中科创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自动化系,随后在美国圣母大学(Universityof Notre Dame)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就读硕士,从事并行计算算法研究工作。
2008年12月,邹鹏程工作9年之后加入中科创达,至2011年9月间历任产品市场部总监、战略产品部总监,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任高级副总裁,2012年9月至今年3月任副总经理,2018年7月至今担任副董事长。
富凯财经查阅近五年来的公开信息发现,邹鹏程频繁以中科创达首席技术官的身份出席各种活动。不仅如此,邹鹏程还是中科创达边缘计算业务的核心人物,早在2017年7月与清华大学软件学院举办的嵌入式计算与智能视觉技术研讨会上,他就作了主题为“边缘计算的兴起与迷思”的演讲,提出边缘计算应用广阔机遇无限,但在性能、功耗、安全性、兼容性等方面面临很大的挑战,Turnkey与合作将是解决之道。
在3月4日的公告中,中科创达拟定增募资不超31亿元,资金用途分别为整车操作系统研发项目、边缘计算站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扩展现实(XR)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分布式算力网络技术研发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各投入6.5亿元、10亿元、3.6亿元、1.85亿元和9亿元。可以看出,边缘计算至今都是中科创达最为重视的业务。
在目前中科创达的管理层中,仅有董事长兼总经理赵鸿飞,财务总监王焕欣,以及人力资源业务出身的副总经理孙涛,他们显然无法替代邹鹏程的角色。
更多的隐患
虽然2021年营收、利润双增,但中科创达从2020年第二季度开始,单季度扣非净利润的同比增速总体呈下降趋势,或许影响了投资者信心。
不仅如此,富凯财经注意到,中科创达在营收、净利润连年大幅增长的同时,经营活动净现金流竟然在2021年创下了近五年的最差表现,2017年至2021年分别为1.89亿元、2.53亿元、1.42亿元、3.41亿元、1.39亿元,存货周转率的表现则更为诡异,从2017年的58.76次,2018年的72.47次,2019年的42.19次,暴跌至2020年的6.74次,2021年进一步下降至4.49次。
营收和净利润大增,但现金流不佳,从应收账款和存款的变动也可以得到验证。富凯君注意到,中科创达2017年应收账款余额为4.06亿元,到2021年已经飙升到12.88亿元;存货在2017年余额仅为846.31万元,但2021年已经激增至7.15亿元。
在定增方案论证分析报告中,中科创达表示,公司自设立以来一直注重研发管理团队的组建,聚集了大批优秀人才,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目前,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拥有超过11,000名员工,其中研发人员占比超过90%。
不过,同花顺数据显示,中科创达的人均薪酬已经连续三年下降,从2018年的24.76万元/人,到2019年的22.33万元/人,到2020年的21.05万元/人,再下降到2021年的18.89万元/人,也创下了近五年的薪酬新低。
既然中科创达的员工90%以上都是研发人员,上述数据应该也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研发人员的收入水平。
作为首席技术官,不知邹鹏程有没有面临来自下属员工的收入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