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明确提出到2025年初步建立以贸易/投资自由便利为重点的自贸港政策制度;到2035年实现贸易/投资/资金/人员/运输自由便利、数据安全有序流动;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自贸港。
社服划重点
针对贸易自由便利,实行“一线”放开,“二线”管住。“一线”即海南自贸港与中国境外,制定海南自贸港进口征税商品目录,目录外货物进入自贸港免征进口关税。“二线”即海南自贸港与中国内地,按进口规定照章征收关税和进口环节税;行邮物品由自贸港进入内地,按规定进行监管照章征税。
点评:“一线”放开下,目录外货物进入自贸港仅免征进口关税,但或仍征收进口环节消费税和增值税,免税商品仍有价格优势(以香化为例,关税5%、进口环节消费税15%、增值税13%)。
税收制度方面强调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强法治、分阶段原则。
零关税:2025年全岛封关运作前,实施正面清单商品免税。免税方面具体包括:(1)对岛内居民消费的进境商品,实行正面清单管理,允许正面清单商品岛内免税购物(免征进口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2)放宽离岛免税购物额度至每年每人10万元,扩大免税商品种类。2025年全岛封关运作后,实施负面清单商品征税。
点评:类比香港,仅酒类、烟草、碳氢油类及甲醇四类商品征收关税,其余免征;但具体征税清单仍需更多细则。
免税提额度方面仍需等待细则,预计大概率提升行邮税起征点。本次提额度前,离岛免税购物额度为3万元(各品类有购买件数限制、且超过8000元部分要补交较高行邮税),购买件数限制及行邮税制约离岛免税客单价,2019年离岛免税客单价3544元/距3万额度仍较远。伴随本次离岛免税额度提升、品类扩大,若同时行邮税起征点提升、购买件数放宽,将助力离岛免税客单价大幅提高。
低税率:2025年全岛封关前,(1)对注册在海南自贸港并实质性运营的鼓励类产业企业,减按15%征收企业所得税;(2)对企业符合条件的资本性支出,允许在支出发生当期一次性税前扣除或加速折旧和摊销;(3)对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工作的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其个人所得税实际税负超过15%的部分予以免征。2025年全岛封关后,(1)对注册在海南自贸港并实质性运营的企业-负面清单行业除外-减按15%征收企业所得税;(2)对一个纳税年度内在海南自贸港累计居住满183天的个人,其取得来源于海南自贸港范围内的综合所得和经营所得,按3%/10%/15%三档超额累进税率征收个税。
点评:短期看15%企业所得税或利好在海南设立总部的中国国旅、凯撒旅业;中长期看,企业及个人低税率优惠制度将吸引更多企业及个人入住海南,提高常驻人口,扩大海南消费。
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旅游业。围绕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推动旅游与文化体育、健康医疗、养老养生等深度融合,支持建设文化旅游产业园,发展特色旅游产业集群培育旅游新业态新模式,创建全域旅游示范省。加快三亚向国际邮轮母港发展,支持建设邮轮旅游试验区,吸引国际邮轮注册。设立游艇产业改革发展创新试验区。支持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5A级景区。
点评:政策助推海南旅游市场进一步强化升级,有望带动当地旅游消费,利好中国国旅(全岛4家免税店目前占据100%份额)、宋城演艺(三亚千古情)、复兴旅游文化(亚特兰蒂斯)、海昌海洋公园(梦幻不夜城)、首旅酒店(南山景区)。
短线看,自贸港政策助力离岛免税扩容:额度从3万提升至10万、且明确扩大品类,叠加此前海南省政府设定的2020全年离岛免税300亿销售额目标(19年为136亿),短期离岛免税将加速增长;中国国旅旗下中免+海免合计占据离岛免税100%份额,将充分受益。中长线看,自贸港对免税龙头利大于弊:“一线”放开下,目录外货物进入自贸港仅免征进口关税,但或仍征收进口环节消费税和增值税,免税商品仍有价格优势;企业及个人低税率优惠制度将吸引更多企业及个人入住海南,扩大海南当地消费,且在海南设立总部的中国国旅和凯撒旅业企业所得税或将减至15%。此外,大力发展旅游业亦将对全岛旅游带来联动效应。推荐中国国旅(全岛4家免税店目前占据100%份额)、宋城演艺(三亚千古情)、复兴旅游文化(亚特兰蒂斯)、海昌海洋公园(梦幻不夜城)、首旅酒店(南山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