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参|如果明天就降息降准,我们应该做点什么

来源:财通社2020-03-12 21:58阅读:3340

3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抓紧出台普惠金融定向降准措施,并额外加大对股份制银行的降准力度”。以往国常会明确释放出降准信号之后,降准很快就会兑现。因此市场人士预计,央行最快将于本周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如果本周真的降准,将会给市场带来怎样的刺激和影响?海外疫情发酵,全球股市暴跌,各国央行纷纷降息刺激经济,经济宽松潮来临,投资者又该如何应对呢?

国常会放大招

定向降准、额外降准都要来

3月10日,国常会召开会议指出,要抓紧出台普惠金融定向降准措施,并额外加大对股份制银行的降准力度,促进商业银行加大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贷款支持,帮助复工复产,推动降低融资成本。

近段时间,有关部门按照国务院要求,引导金融机构实施3000亿元专项再贷款和5000亿元再贷款再贴现政策,以优惠利率资金有力支持了疫情防控物资保供、农业和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复工复产。

市场人士预计,央行最快将于本周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以往国常会释放出降准信号之后,降准往往很快就会兑现。

去年的一次降准就是这样。2019年9月4日召开的国常会要求“及时运用普遍降准和定向降准等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将资金更多用于普惠金融”,释放了明确的降准信号。就在两天之后,2019年9月6日,央行就发布了降准公告。

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则表示,“央行3月份大概率会再次实施‘全面降准+定向降准’的复合型降准,既可以为专项债营造更宽松的利率环境,也可以加大对小微民营企业的定向扶持,稳定企业生产经营预期。”他同时预期,除了例行调降LPR,也有可能降息,目的主要是调降存款利率,所以可能会非对称降息。

中信证券预计最早在3月16日,将有望迎来“双降”,普惠金融降准有望落地,MLF利率预计也将小幅下行。而主要的政策宽松窗口将大概率在二季度,届时存款基准利率及存款准备金率均有望下调,带动LPR利率较明显地下降,预计全年准备金率还有100个基点的下调空间。

国泰君安预计中国央行3月份定向降准50bp,并下调MLF10bp,甚至不排除直接下调存款基准利率的可能。

值得一提的是,国常会这次特别提出要加大对股份制银行降准力度。财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超明称,有三重含义:第一、经济增长需要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因为去年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2020年5家国有大型银行银行普惠小微贷款增速不低于20%,但今年疫情的意外冲击,需要帮扶的中小微企业数量明显增加、涉及的行业范围大幅拓宽,此时需要更多的金融机构加大支持力度;第二:股份制银行相对中小银行而言,资本充足率更高,信贷供给能力更强,加大降准力度,能向实体经济释放更多的信贷资源;第三:与此前政策力度相比,货币政策的信贷政策力度加强了,也从侧面反映出实体经济面临较多的困难。

降准如何影响市场

哪些板块受益?

降准降息对于股市而言是利好这是毋庸置疑的,而历史经验显示,降准后的市场不一定会涨,而且其中不乏很多降准后继续下跌的案例。降准上涨的案例当中,既有大幅上涨也有小幅上涨的行情。

下图是腾讯财经统计的历次降准后沪指的走势图:

b21bb051f81986184a2b976ebc5863758ad4e62c.png

从板块方面来讲,央行降准对于各个板块和概念的影响不一,如果从行业而言,金融、地产等资金密集型行业都将获益。

受益板块一:资金敏感型品种

无论是银行还是地产,都属于资金敏感型品种。对于银行而言,降准最大的利好在于可贷规模比例,据测算,准备金率下调0.5%将为银行带来3700亿元的资金释放,从货币乘数变化的角度计算,理论上将带来15000亿元左右的M2增加。

受益板块二:大宗商品类

大宗商品,尤其是有色金属,主要受两个因素驱动,一个是实体经济的需求端,另一个则是对于流动性的预期。配合全球流动性松动的预期,可能成为影响大宗商品走势的超预期因素。

受益板块三:高分红概念股

降准虽然不等同于降息,但随着银行间流动性的些许好转,银行间市场的资金价格有望出现一定程度回落。资金价格的回落也会是民间借贷等资金信贷的投资回报率回落。相比之下,蓝筹股,尤其是始终能够保持高分红比例的蓝筹股,其持有价值将有所突出。

巨丰投顾指出,短期内央行有望再次开启降准按钮,向地方商业银行释放更多流动性,以支持地方商业银行向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房贷,从而帮助企业复工复产,解决资金紧张问题。央行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将直接利好于城商行,将对银行板块形成短期利好,建议关注常熟银行、浙商银行、青农银行、苏农银行、长沙银行等中小盘银行股。

应对疫情冲击

全球降息潮来临

在疫情的冲击之下,全球供应链正在被严重扰乱,对经济全面下滑的担忧也与日俱增。这两周,全球股市表现非常惨淡。暴跌之后,各国央妈纷纷出手降息。

英国央行11日宣布,将利率下调50个基点至0.25%,同时维持国债购买目标为4350亿英镑。德意志银行已将对英国今年经济增长的预期下调至0.5%,理由是疫情迅速蔓延,并表示英国央行可能会在5月之前两次降息。

美联储本月3日已经宣布紧急降息50个基点以应对新冠疫情。在美联储宣告紧急降息后不久,沙特央行、阿联酋央行以及加拿大央行也宣布降息,此外香港金融管理局、澳门金融管理局均跟进降息,由此开启全球新一轮紧急降息潮。

而在美联储降息之前,3月3日中午,澳大利亚央行率先出手,降息25个基点,将基准利率降低到历史最低水平。随后,马来西亚央行也宣布跟进降息,降低25个基点,至2.50%。

此外,G7央行及财长日前在联合声明中表示,将密切监视疫情的扩散及其对市场和经济状况的影响,“使用所有合适工具”对冲下行风险。包括日本、意大利、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韩国等世界主要经济体也已经公布了财政支持或资产购买方案。

紧急降息后,当前美国经济依然面临严重不确定性。市场普遍认为,在3月18日美联储FOMC常规会议将再度降息,以应对疫情对经济和市场的负面冲击。

欧洲央行是否会降息也备受市场关注。最新消息,在3月12日的会议上,欧洲央行宣布维持基准利率在0.000%不变,将存款利率维持在-0.500%不变。但同时欧洲央行也宣布采取措施提供即时流动性支持,并将加大量化宽松和流动性工具,公布新的LTRO工具。

宽松环境下

资产该如何配置?

随着全球利率的进一步走低,全球大类资产势必将重新经历一场洗牌。在此背景下,怎样寻觅优良资产、配置资金,才能获得更大的收益呢?

首先是贵金属。低利率的市场环境下,最直接受益的是贵金属。据中国证券报报道,从历史来看,黄金价格和美元实际利率呈现非常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若期间美元指数走弱,则金价的上涨空间将进一步放大。当利率很低甚至转为负利率时,持有现金已经没有收益了。出于对货币信用的担忧,资金反而愿意去持有那些无息资产,比如黄金。

其次是权益资产。一位投资经理认为,低利率的市场环境,也有利于提高权益市场的估值,特别是那些成熟稳定行业的高股息个股将显著受益,建议投资者可以增配。

股神巴菲特也认为,低利率下股票表现将胜债券。巴菲特表示,如果美国未来数十年维持现在的利率,且公司税率维持在现在的低点,股票的表现几乎确定会优于利率固定的长期债务工具。

另据媒体报道,贝莱德首席投资官Rick Rieder建议持有“可以维持实际价值”的资产,买入不能随意增加供给数量的资产,包括以下三种:一是股票,因其分红基于股息发放率,公司具有一定议价权,而流通股规模有限;二是房地产,想要扩大房地产的库存并不容易,也较为昂贵;三是黄金这样的商品货币,同样具备供给有限、开采成本昂贵的特征。

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依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财通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