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金快评
隔夜美股在前几日连续回调的基础上继续大幅回调,标普500指数下挫4.42%,相比前期高点累计已经下跌约12%左右。市场关注隔夜美股表现对中国的影响。我们在昨天发布《配置“纯内需”应对海外疫情升级》的主题报告。
综合目前情况我们快评如下:
多重因素导致美股下跌。美股近期下跌的直接诱因是投资者对海外疫情升级的担心,而其快速下跌背后的原因是综合的,除了海外新冠疫情目前正在快速升级之外:
1)ETF类被动产品的发展及衍生品头寸失衡引致市场大幅波动:近年ETF基金在美国也快速发展,同时各类对冲及套利的衍生品头寸也累计且相对不平衡,融资交易相比历史区间也较为活跃,这些工具的过渡使用都是起到“助涨杀跌”的放大波动作用;
2)中金策略海外组前期提示美股估值已经不低,标普500在调整之前的前向12个月市盈率达到约19倍左右;
3)美国国内民主党总统竞选候选人选情方面,具有偏极端政策倾向的Sanders获胜的概率大幅提升,也引发了市场担心,等等。在快速调整之后,目前美股短期有超卖迹象,估值也在逐步合理化,短线可能会有反弹,但后续能否迅速平稳回升,还需要再观察包括上述综合因素的进展。
如何影响中国?
海外市场大幅波动也会加大投资者对中国市场传染的担心。我们综合如下因素,认为短期市场波动可能继续维持,但积极应对之下,对中国市场无须过度担心:
(1)中国疫情控制及应对方面已经取得积极进展,与海外处于不同阶段,海外疫情升级的情况相当于中国一个月前的情况;
2)中国内部应对疫情及其他冲击的政策空间可能还有,无论是货币、财政及产业政策方面的空间及灵活程度均明显好于海外;
3)中国目前市场,无论A股港股蓝筹股估值均处于历史相对低位,同时市场融资余额虽有所上升,但较为温和,可能会提供一定的缓冲;
4)中国中长线成长的韧性和空间均均较大,产业升级及消费升级的潜力依然较大。
期波动可能会维持,阶段性关注“纯内需”板块,中期新经济依然是主线。我们在昨天的报告《配置“纯内需”应对海外疫情升级》中提示过海外疫情升级加大海外市场波动的风险。中国在疫情控制上可能走在不同国家的前列,中国的重心已经从此前疫情防控到疫情防控与复工并重,而海外疫情在某些地区的演进可能相当于中国一个月以前的情形,且控制效果还尚待观察;同时A股及港股占主体的蓝筹股估值不高;中国政策应对的空间依然具备,在基本情形之下(中国疫情逐步得到控制,海外疫情不大范围扩散),市场在短期波动消化这些新的不利因素后继续关注多方面情况进展。结构上,短期波动中“纯内需”的板块可能会受到阶段性关注,中期来看中国新老分化的趋势还在继续,新经济依然是主线,科技、新能源车产业链、先进制造、消费及医药等仍是中线关注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