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迎复工潮,券商力推一个关键词

来源:财通社2020-02-13 21:28阅读:2986
在这个“宅在家就是为社会做贡献”的时候,复工和上班反而成了不少人的愿望。

实际上,比网友更心急如焚的,是上市公司。由于疫情防控的需要,今天春季开工普遍延后,这也让不少上市公司一季度盈利承压。统计来看,除了少数受疫情影响较直接的行业如旅游等可能继续几乎处于歇业状态外,大部分行业在2月10号左右开始不同程度复工。其中非现场参与的服务业正常复工比例高,现场消费类或者对流量依赖度高的行业,复工延迟的比例偏高。

而疫情对部分上市公司日常生产经营的影响已有所显现,例如,对本身处于寒冬期的影视公司来说,疫情的打击无异于雪上加霜。据中金公司估算,疫情对非金融行业一季度盈利影响可能在20-30个百分点,全年全部盈利影响可能在5个百分点左右。

近期湖北省外新增新冠肺炎确诊人数的回落,也让市场预期后续疫情将趋缓,上市公司有望迎来复工潮。安信证券认为,总的来说,基于宏观环境的弱经济弱宽松前提下,成长依然是市场主线。

“花样”复工保生产

近300家上市公司陆续复工

2月1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秘书长丛亮介绍,目前,全国除湖北外的各省(区、市)正在逐步复工复产,特别是关键医疗物资、能源、粮食、交通物流等重点领域企业均已陆续开工。

在丛亮看来,当前要做好“两条线”作战的准备。“一条线”是抗击疫情前线,防止疫情进一步蔓延。“另一条线”是经济发展前线,主要任务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降低疫情带来的影响,特别是要为抗击疫情前线提供充足的“武器”和“弹药”。“这‘两条线’都很重要,互为支撑,缺一不可。”丛亮说。

中金公司就疫情的影响及复工节奏调查了37个行业组,结果显示,除了少数受疫情影响较直接的行业如旅游等可能继续几乎处于歇业状态外,大部分行业在2月10号左右在不同程度的复工,但复工程度受到人力、物资供应、物流等方面的影响。

中金公司研报显示,非现场参与的服务业如电信、互联网及金融行业(如银行、券商、保险等)、偏上游行业(如油气、煤炭、有色、化工、造纸、农业等)、生产对人工依赖相对低的制造业(机械、军工、电力设备、新能源、通讯设备等)以及生活保障类行业(电力、环保、超市等),正常复工的比例偏高。

现场消费类或者对流量依赖度高的行业(旅游、餐饮、酒店、百货及免税店、影院、博彩)、需要较重的人力参与类行业(地产、建筑、交运等),受影响相对大或复工推迟的比例偏高;其他类型行业,如汽车、家电、食品饮料、电子等行业,虽然复工不受直接影响,但受制于需求相对偏低迷、物资供应或者物流等因素,受影响或复工程度居中。

财通社曾于上周日(2月9日)发布过108个行业复工情况的最全汇总,详情点击《【内参】最全汇总!108个细分行业上市公司复工情况统计》。

为了使经营走上正轨,上市公司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科技手段,“花样”复工保障生产。

巨轮智能用机器人顶岗“上班”。巨轮智能橡胶机械事业部副总经理方少伟介绍,早在2009年,公司组织团队开展智能装备与技术的研发攻关,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成功研发并应用了工业机器人、单元控制系统、精密机床、精密导轨等自主产品,可实现与车间管控系统、MES、ERP等信息系统互联。

“从去年底所反映的需求情况来看,巨轮智能将于2020年交付的订单持续增加,其中特别是硫化机订单呈现饱和现象,客户群体稳步扩大。现在疫情防控关键时期,如果没有自动化生产线和机器人,巨轮智能恐怕就接不了这批‘大单’了。”方少伟表示。

零售业也使出了浑身解数应对疫情。红豆股份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快速调整零售策略的调整,用直播带货、24小时线上服务等积极应对。

同样运用直播的还有中联重科。据介绍,复工首日,公司运用快手直播,线上向客户推广新产品和技术,同时推出线上开班,对重型车司机等进行培训,目前已有5000多人报名。

恒生电子近日公告称,2月10日公司开始进入全面现场为辅、远程为主的办公状态,预计2月17日全面复工。借助此次疫情防控的经验,公司将进一步推进Online的经营策略,优化与改进网络办公与经营的条件,提升公司的经营效率,保障公司客户利益。

疫情影响下的上市公司

交通运输、旅游、影视等行业负面影响大

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对部分上市公司日常生产经营的影响已有所显现。

根据光大证券不完全统计,截至2020年2月11日,共有187家A股上市公司通过公告或者互动交流平台的形式披露了新冠疫情对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的影响。其中,较大负面影响的有11家,占比7%;一定负面影响的有62家,占比33%;无影响的有59家,占比31%;正面影响的有37家,占比20%;影响不确定的有18家,占比10%。

较大负面影响的集中于三个行业:消费者服务(6家)、交通运输(4家)、基础化工(1家);有一定负面影响的比较分散,分布在19个行业中。

微信截图_20200213200346.png

较大负面影响的企业中,部分交通运输企业交通线路停运,主营业务遭受严重影响。部分旅游景区公司表示旗下旅游景区、酒店业务均已停运,造成较为重大影响;某旅行社上市公司表示已暂停经营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旅游产品,公司2020年第一季度业绩将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而一定负面影响的企业中,主要原因为工人返工时间延后以及物流不畅导致生产销售及运输等方面受阻。

从地区来看,湖北所受影响最大,共有2家公司表示受到较大负面影响,10家公司表示受到一定负面影响。浙江、广东分别有11家、9家公司表示受到一定负面影响。

而疫情对影视行业的打击,对本身处于寒冬期的影视公司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近期,多家影视上市公司披露旗下相关影院全部暂停营业的公告。2月7日,横店影视发布公告称,公司所属行业为影视行业,受疫情影响,春节档所有计划上映影片全部撤档,公司旗下影院为人流密集场所,为避免人员聚集引发交叉感染,切实保障广大消费者及员工的身体健康安全,已于1月24日起全部暂停营业,恢复运营时间将根据疫情以及政府部门要求进一步确定。

无独有偶,中国电影、上海电影亦于2月7日发布与疫情相关的公告。中国电影称,公司下属141家控股影院在春节期间全部暂停营业。自1月24日起,上海电影旗下直营影院“SFC上影影城” 已全部暂停营业,联和院线旗下加盟影院已基本全部暂停营业。

疫情使多家影视公司的业务按下暂停键,这也对相关公司的经营带来一定影响。横店影视、中国电影均表示,截至目前,上述情况对公司的短期经营业绩存在一定影响。上海电影则称,鉴于影院停业对公司日常经营产生的影响,预计公司2020年一季度经营业绩将因此产生波动。

大面积复工后

哪些行业将迎来机会?

据中金公司估算,疫情对非金融行业一季度盈利影响可能在20-30个百分点,全年全部盈利影响可能在5个百分点左右。

其研报称,在基准情形之下,本次疫情的影响叠加春节假期,对一季度盈利的影响相当于经济活动低迷较正常的春节继续延长了2-3周左右的时间,一季度非金融行业盈利整体可能因此而受影响20-30个百分点,对全年全部盈利影响可能在5个百分点左右。当前疫情新增确诊案例呈现稳定或下降趋势,疫情对市场情绪影响最大的时期可能在逐步过去。疫情可能只影响短期市场节奏,并未根本改变A股及港股市场中期向好的趋势。

安信证券相信病毒终将被消灭,但是与其斗争的过程却让全社会真真切切得感受到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也为在线办公/教育等信息服务模式快速积累了大量用户。面对如此明确的战略重要性和旺盛的应用需求,可以预期“新型基建”将成为疫情稳定之后发力经济的重要领域,建议关注5g(中兴通讯等)、云计算(浪潮信息等)、人工智能(科大讯飞等)、信息安全(深信服等)、工业互联网(用友网络等)、新能源车配套(特锐德等)等“新型基建”关键领域。

安信证券表示,总的来说,基于宏观环境的弱经济弱宽松前提下,我们依然认为成长是市场主线,成长方向从相对估值和绝对估值看,偏离历史均值水平并不显著,当前成长内部结构未演绎到极端,我们判断下一阶段行情演绎方向大概率是在成长风格主线里扩散新的子行业、新主题、新公司,而非直接切换到低估值旧经济蓝筹板块,除非经济预期和政策组合发生显著变化。

短期,安信证券认为,认为市场在快速强劲反弹之后难免会经历一些反复,但系统性风险有限,我们认为市场需要关注复工线索下的制造业修复行情,关注稳增长背景下的“新基建”投资机会。近期行业重点关注:光伏、通信(光通信等)、计算机、传媒(互联网等)、新能源汽车(特斯拉产业链、氢能源汽车产业链等)、电子(半导体等)、军工等,主题建议关注新基建、科创板、空天互联网、智能电网特高压等。

西南证券表示,考虑到新开工的加速复苏,以及各地“神山”医院的开建,对于建材、基建的需求在增加。建材板块中的龙头东方雨虹、海螺水泥,连续强势表现。其他如房地产、家电、基建、钢铁等行业也呈现强势反弹。相较而言,建材、家电等行业中的龙头标的,由于行业竞争格局较好,业绩改善更具有可持续性。

而总体而言,在连续上涨后,市场逐步进入震荡格局,但震荡慢牛的格局不变。

主题热点轮动随着逻辑切换,表现明显。当前市场热点由之前疫情收益行业向从复工及有政策刺激预期的行业上过渡。可以关注受益政策刺激相关行业的各个龙头,这次超跌反应过度的,也值得关注,如家电板块的格力电器、地产行业的万科、化工板块的万华化学、华鲁恒升、新能源领域的当升科技、建材领域的东方雨虹、机械领域的杰克股份、家居领域的江山欧派等。同时,我们认为有长线逻辑的医药、电子、计算机也仍然值得布局,一些错杀的优质标的,如深南电路、生益科技、沪电股份、兆易创新、顺网科技、用友网络、中科曙光、捷成股份、游族网络等都值得关注。

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依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财通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