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创研究】上中下游各行业复工进度怎么样了?——华创策略联合行业观点概述20200211

来源:华创研究2020-02-12 08:26阅读:2851

❖【策略】疫情短期冲击后,市场预期转向政策宽松

疫情防控的需要,使得今年春季开工普遍延后。从市场影响角度看,实际上也是一季度盈利承压的原因,延后开工的程度对应的是对于经济增速或企业盈利增速下行的幅度。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复工延迟形成的盈利压力并不必恐慌,只是从延迟复工可能形成的金融条件的恶化风险值得关注,集中体现在企业层面的流动性风险与信用风险的上升。

从企业信用风险角度看,2016年金融去杠杆以来,企业部门呈现出国企去杠杆、民企加杠杆,两者杠杆率趋向收敛,结合行业层面集中度提升的趋势,整体来看,优势企业抗风险能力趋于增强,尾部企业信用风险仍需要关注。Wind数据显示历年信用债违约发生情况为:2016年56只393.77亿元、2017年34只312.49亿元、2018年为125只1209.61亿元、2019年179只1444.08亿元,整体仍表现出强化态势。上市公司整体上看,是经济中的相对优势企业,短期疫情冲击下抗风险能力相对更强。实际上,考察上市公司整体速动比率来看,2016年之后处于较高水平,也显示了抗风险能力的增强。

短期来看,从上市公司角度看仍有充分的理由保持乐观。尾部企业信用风险的上升可能会对银行部门坏账率形成压力,但是对于上市公司信用底短期尚不足忧。2月3日和4日,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累计投放1.7万亿。结合资金市场利率以及10y国债利率来看,当前流动性宽松带动的利率下行仍在途中。值得指出的是,民企资产负债率的上行、上市公司层面财务政策偏谨慎,实际上表现了实体经济层面动能重启上行依然面临着实际条件和信心的约束,复工延迟的时长对于实体层面信心以及财务条件都客观上是抑制效应,这一点仍需要投资者持续关注。

❖ 风险提示:

疫情发展超预期,宏观经济超预期下行,全球经济动能弱化节奏超预期。

正文

一、【策略】复工延迟,短期盈利与信用风险冲击有限

疫情防控的需要,使得今年春季开工普遍延后。从市场影响角度看,实际上也是一季度盈利承压的原因,延后开工的程度对应的是对于经济增速或企业盈利增速下行的幅度。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复工延迟形成的盈利压力并不必恐慌,只是从延迟复工可能形成的金融条件的恶化风险值得关注,集中体现在企业层面的流动性风险与信用风险的上升。

从企业信用风险角度看,2016年金融去杠杆以来,企业部门呈现出国企去杠杆、民企加杠杆,两者杠杆率趋向收敛,结合行业层面集中度提升的趋势,整体来看,优势企业抗风险能力趋于增强,尾部企业信用风险仍需要关注。Wind数据显示历年信用债违约发生情况为:2016年56只393.77亿元、2017年34只312.49亿元、2018年为125只1209.61亿元、2019年179只1444.08亿元,整体仍表现出强化态势。上市公司整体上看,是经济中的相对优势企业,短期疫情冲击下抗风险能力相对更强。实际上,考察上市公司整体速动比率来看,2016年之后处于较高水平,也显示了抗风险能力的增强。

短期来看,从上市公司角度看仍有充分的理由保持乐观。尾部企业信用风险的上升可能会对银行部门坏账率形成压力,但是对于上市公司信用底短期尚不足忧。2月3日和4日,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累计投放1.7万亿。结合资金市场利率以及10y国债利率来看,当前流动性宽松带动的利率下行仍在途中。值得指出的是,民企资产负债率的上行、上市公司层面财务政策偏谨慎,实际上表现了实体经济层面动能重启上行依然面临着实际条件和信心的约束,复工延迟的时长对于实体层面信心以及财务条件都客观上是抑制效应,这一点仍需要投资者持续关注。

二、【大宗商品】高库存下价格风险持续累积,关注下游复工进度

从需求来看,上周螺纹钢日均表观消费1万吨,四天内合计4万吨,低于去年同期44万吨,为历史最低水平;热轧日均表观消费38万吨,四天内合计150万吨,低于去年同期49万吨。复工延迟对建筑业的影响远大于制造业。后期的复工节奏来看,优先保障复工的仍然是制造业,建筑业在复工的时间轴上排在最后,以一个极端的例子来看,河南郑州要求建筑业在三月中旬之前不许提前复产。因此我们预估,建筑业基本复产大约在2月末左右,全面复产可能在3月中旬;制造业可能会在2月末基本完成复产。

从生产来看,长流程钢厂生产的特殊性要求钢厂春节期间不会停止生产,工人大多没有异地流动,因此不存在复工的压力。但下游需求低导致的高库存、低利润会给钢厂生产造成压力,从而进行主动停产。上周螺纹钢产量282万吨,环比上周下滑了18万吨,同比去年下降了11万吨,除短流程钢厂基本全停外,长流程钢厂也开始主动减产。上周热轧产量339万吨,环比上周下降了2万吨,板材降幅较小。本周仍有钢厂陆续宣布检修,产量会继续下降。

从价格来看,钢厂库存创历史新高,这样的库存累积在钢厂的结构实际上是比较利空钢价的:(1)Mysteel对社会库存的大样本统计数据是很全的,可以说覆盖了绝大部分的社会库存,但对钢厂库存的统计是样本统计,很难说覆盖了绝大部分的钢厂库存(举例:本周五大品种钢厂库存合计979万吨,还达不到中钢协会员单位(约76家)的库存的统计量,更别说还有很多非会员的钢厂以及大量的电炉企业。所以市场根据Mysteel统计的社会库存和钢厂库存的加总来算比去年同期的增幅,是低估了库存的增量的,因为有很大量的样本外钢厂库存的增量没被统计到。(2)为什么每次从12月冬储开始钢厂要执行后结算的冬储政策呢?因为钢厂希望把库存转嫁给贸易商,只要库存不累在钢厂,在当下钢厂话语权强、拥有现货定价能力的情况下,钢厂就没有很大的现货降价压力。现在反过来了,库存都累在了钢厂这端,那钢厂压力就很大,第一步选择就是降价清库存,一直降到出货好转、库存压力改善,或者降到利润亏损带来钢厂减产。从这两方面看,库存累积在钢厂是比较利空的。

总结:由于长材下游的建筑业复工最晚,建筑材生产企业受影响最明显;板材下游为制造业,受影响相对较少;特钢下游受影响则更少,目前经营压力最小。除了下游需求受限外,普钢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还有运输问题,即使冬储期间的原料备库已经是全年峰值,但也最多只能再支撑半个月,运输不畅对销售也有进一步影响。同时下游复工进度慢,钢厂库存高,企业有主动停产的压力。

三、【建筑建材】复工在即,交通投资力度有望加大

2月8日,交通运输部召开会议,要求加快除湖北省以及其他疫情防控任务较重区域外的公路水运项目复工,原则上2月15日做好复工准备,力争2月20日前复工,全面推进规划项目“应开尽开、能开快开”。另外对于具有一定规模的农民工群体,采取点对点运输,解决好农民工返工问题。

首先行业层面,我们认为,今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逆周期调节一直持续中,相对于2019年,今年对于基建投资的两点变化:1)基建的资金来源更有保证;2)资金落实到实处,基建新开工好于去年。从数据来看,2020年新增专项债提前批次1万亿,,已发行7148亿,其中用于基建的比例超过60%。往后看,随着疫情的结束,逆周期调节力度有望进一步加强。

其次,从疫情对板块的影响来看,若2月20号能够按时复工,对板块的影响很小,主要因为1)Q1占全年的收入比例很小,仅20%左右;2)施工的可调节性比较强,后续赶工完全能够弥补2月份的“原计划任务”。

从个股来看,我们推荐1)估值历史底部,业绩高增长,弹性大的设计板块:苏交科、中设集团;2)估值便宜,业绩稳健的基建板块:中国建筑、中国铁建、中国中铁、山东路桥、中国交建等;3)其他基建相关标的:东珠生态(环保和乡村投资力度大)、精工钢构(受益于EPC);4)以及水泥板块:海螺水泥、华新水泥、冀东水泥等。

四、【地产】肺炎疫情下的房地产行业的危中有机,优选优质房企&物管避风港

房地产开发方面:我们认为新冠肺炎疫情全年销售形成负面影响,但优质房企的优势将更加凸显;却将打破政府兼顾控地产和稳经济的弱平衡,或将促发逆周期调控弹性进一步加大,目前板块2020年业绩确定性强、主流房企估值创新低、而国债股息利差创新高,此外政策弹性打开也将带动估值弹性;

物业管理:近期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扩散影响,短期对于物业管理行业形成一定负面影响,但中长期行业价值逐步获得社会认可,业主体验感增强有利收缴率、物业费提升,快速建立优质品牌利于集中度提升,并且深圳、杭州西湖区等地方补助政策望有效对冲短期负面影响,并预计后续将有更多城市跟进。

我们维持板块推荐评级,并优选可售充沛、杠杆可控、经营优质的房企,以及具有避风港属性的物管企业,推荐:1)住宅开发:融创中国、万科A、保利地产、金地集团、金科股份、中南建设、旭辉控股、阳光城、新城控股,关注:龙湖集团、世茂房地产等;2)物业管理:招商积余、保利物业、新大正,关注:绿城服务、碧桂园服务、永升生活、新城悦等。

五、【汽车】整车陆续复工,景气修复逻辑不变

疫情影响:需求递延,持续时间短冲击豪华车,持续时间长则冲击自主。初步预计1Q19乘用车增速-10%至-30%。

复工节奏:整车陆续复工,零部件跟随节奏,1个月左右安全库存;难点在于物流、防疫物资等。

推荐整车:2020-2021景气修复逻辑不变,疫情带动大跌20%以上,迎来整体配置机会。

长安汽车:自主、长安福特新车周期,市场预期差仍较大,4Q19业绩预告自主超预期。

上汽集团:行业龙头,通用调整产品线,行业换购占比提升过程中拥有两家豪华品牌。

六、【家电】行业基本面良好,全年的稳健态势不改

疫情影响:多数公司2月10日起逐步复工,且此前备有一定库存,产能端影响较弱;消费端线下门店受冲击明显,但家电行业目前线上份额占比较高,线上销售随着物流恢复可弥补线下冲击带来的影响,整体疫情影响有限。

行业基本面良好,地产回暖竣工向好,主要原材料价格多下行明显,行业结构升级明显,家电龙头业绩确定性较高且格局稳定,另多数公司Q1为淡季在全年贡献占比不高。疫情主要影响在一季度,后续全年的稳健态势不改。

核心观点:把握核心资产的“黄金坑”机会(格力电器、美的集团和海尔智家);静待经营拐点的厨电龙头公司。

七、【机械】复工推迟对企业影响不一但整体有限

行业整体受疫情影响有限,节后复工推迟对企业影响不一但整体有限,下游订单暂未受影响。细分领域20年景气差异化明显,新能源(光伏、动力锂电池)设备企业维持高景气,半导体设备保持交付高增速,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及机器人自动化产业链进入景气上升拐点。

重点推荐:中环股份 晶盛机电 赢合科技 北方华创 长川科技 华铁股份 神州高铁 埃斯顿。

八、【轻工】造纸企业复工节奏基本符合预期,家居行业短期终端销售受到较大影响

造纸企业复工节奏基本符合预期,2月10日起大厂基本开工,小厂目前看开工略有延迟,目前下优需求文化纸基本稳定,箱板瓦楞纸受到下游包装物流行业停滞影响需求受到短期影响。

家居行业短期终端销售受到较大影响,卖场获客受到影响,目前上市公司已经积极想对策,对经销商进行补贴,帮助共渡难关,经销商积极在线上获客,通过预营销实现客户积累。

九、【化工】复工情况介绍

我们联合行业内知名咨询机构百川盈孚进行了行业内企业的问卷调查,目前初步回收的431份问卷调查看,在2月10日复工的企业有38.98%,2月17日复工的企业有22.74%,3月份以后的11.14%,还有27.15%的选择其他。行业整体开工率由年前的67%下降到上周的56%。其中对下游需求非常敏感的氯碱行业的开工率由年前的87%下降到目前的57%,整体降幅明显。但由于原材料供应充分,装置连续运行要求高,石化中的炼油、聚烯烃、PTA、涤纶等子行业开工率下降较小,由于短期需求降低,未来行业库存将持续走高。煤化工中,甲醇、醋酸、尿素等产品的开工率降低也在10%以内,MDI整体开工率也基本维持平稳。

十、【电子】复工有序渐进展开,把握战略配置窗口期

供给侧:

2月10号大多数电子公司开始陆续正式复工,经过和供应链主流公司沟通和分析后,我们认为本次复工节奏较为有序,大多数公司根据工人的来源地制订了分批复工的计划,预计复工计划能够有序推进,产业链有望在月底前恢复正常,本次疫情对供给侧的冲击整体可控,分析如下(我们选取典型的苹果产业链简化模型:零部件厂商>组装厂->苹果销售渠道):

1,春节前产业链的现实情况是零部件厂商普遍备有15~30天的库存,组装厂和销售渠道库存水位极低,富士康等组装厂复工后会迅速掀起一波拉货潮,在这个阶段,库存充足的供应商会有较大的价格和份额优势

2,订单只是延期,并没有取消,2月10号大面积复工后,电子制造公司产能弹性较大,延期的订单从二月底开始有望通过加班的方式完成

3,从供给侧来看,我们认为2月份的单月数据或有波动,3月份有望报复性反弹,一季度供给侧总量冲击可控

需求侧:

从需求端来看,春节假期期间苹果发布了超预期的2019年四季度的财报(主要受益于iPhone热销)和2020年一季度的展望(两位数营收增长预期且电话会议中反复强调营收预期已经充分考虑了中国大陆的疫情影响),我们再次强调全球电子制造业现状是:"Made in China,Ship to World",大陆短期的手机销售疲软对全球整体需求冲击看懂,且有望在疫情缓解后迎来报复性反弹,当前时点电子产业短中长产业需求端逻辑仍然完整,苹果产业链龙头公司(苹果&台积电&立讯精密等)当期业绩和未来展望均在验证行业景气度不断上升,我们认为当前市场最大的预期差就是苹果,在苹果股价不断创新高的同时,市场明显低估了其创新潜力,诚然苹果近两年在手机端的有效创新偏疲弱,但我们认为其主要原因是整个4G网络红利的消耗殆尽,4G尾声,竞争者缩短了与iPhone的差距,而苹果发力的重心显然在可穿戴市场,继续成为智能手表/TWS等大单品的布道者,展望苹果产业链未来三年,超过10亿Phone存量活跃用户将迎来5G换机潮,叠加TWS/AR眼镜等潜在爆款硬件的推出,供应链公司成长动力十足,新一轮创新周期料将开启。

短期来看(3个月):我们预期在iPhone 11的持续热卖和iPhone SE2的拉动下,iPhone 20年Q1 出货仍有望同比增加15%~20%,相关产业链公司2020年Q1业绩有望普遍增长。

中期来看(1年):持续看好苹果supercycle创新周期&5G推动的换机周期&TWS持续放量,18年Q4~19年Q4的业绩基数均较低,主流公司4~6个季度高增速可期。

长期来看(3年):5G时代,VR/AR等为代表新智能终端有望全面爆发。

重点推荐个股:东山精密/立讯精密/信维通信/长电科技/大族激光/水晶光电/欣旺达/北方华创/领益智造/胜宏科技,关注鹏鼎控股。

十一、【通信】通信行业复工时间略微延后,不改通信行业景气度提升的大趋势

我们认为通信行业成为重点避险配置,原因有三点:一是受疫情影响有限,二是细分产业链景气度高,确定性强,三是机构配置仓位较低。

通信行业复工时间略微延后,不改通信行业景气度提升的大趋势。鉴于疫情缓和速度低于预期、上市公司口罩备货短缺以及部分返程员工需要进一步隔离观察,我们预计企业从2月10日起陆续复工,2月17日那周大部分企业可以复工,到2月底/3月初大部分企业产能恢复至原有水平。但是我们注意到疫情对于行业的影响仍为一次性的,所以我们判断疫情对通信行业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影响有限。

十二、【计算机】“疫情”加速“在线化”投资机会

受“疫情”影响,各地的开工时间均受到影响,本周开工的企业多数采用“远程在线办公”的形式。根据《每日经济新闻》对金山办公 COO 的采访新闻,“先是大年初一前后,WPS 表单服务器扩容了 5 倍;到了 2 月 3 日后,金山文档远程会议服务器扩了 3 倍,金山文档在线 office 也扩了 1 倍的机器。”远程办公使得在线文档处理的使用量激增;而移动办公 APP 阿里钉钉使用量同样激增,2 月 5 日,阿里钉钉跃居苹果 App Store 排行榜第一。

而同样因为“疫情”影响,教育、医疗等线上场景活跃。根据 CCTV《新闻联播》报道,近期在线教育、在线办公、在线医疗的需求大幅增长,也使得云服务需求大增,从而使得服务器需求量大增。我们认为,“疫情”终会过去,但企业“在线化”业务终会加速,我们看好在线教育、在线办公、在线视频会议,以及“在线化”的基础设施服务器等板块投资机会。在线教育推荐新开普、华宇软件、科大讯飞等;在线办公推荐金山办公、用友网络、泛微网络等;在线视频会议推荐淳中科技、苏州科达等;服务器推荐浪潮信息、中科曙光。

十三、风险提示

疫情发展超预期,宏观经济超预期下行,全球经济动能弱化节奏超预期。

财通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