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经很久没有研究股票了,可以说这个方面荒废颇久,有两年没有读年报了。这主要是因为我最近两年来一直致力于研究计算机软硬件的缘故。
不过呢,我认为我还是有必要回来谈一谈对于投资农业银行的看法,谈一下我的见解。在谈这个之前,我先对雪球上流行的关于银行股的观点做一下评论,因为唯有比较方能显示出我的观点和别人的观点的差别。
当初有很多人研究银行股,这些观点包括譬如最初的民生粉,如兴业粉,如招商粉,过后看来,这些粉丝的观点都过于短视化,如民生搞所谓的小微金融,短时间贡献了收益,事后一地鸡毛,当年还有大嘴史玉柱以及老股民力挺,如今这些人都不说话了。兴业粉呢,主要是那一水的鱼以及那个叫做mario的,mario很快粉转黑,赚了招商,很快又转银黑了,当然,实际上他黑银行的这几年,银行的收益其实还不错,年年跑赢指数的。逗逼 @云蒙 最初招粉,当时招行的盈利其实还不错,但是股价跌得惨不忍睹,然后她不断加码,终于盈利,当然,最近几年招行时来运转,迎来戴维斯双击,盈利很美观。
于是乎就出现了 @ice_招行谷子地 这位大神。说实在的,投资前辈的经典书籍,还有金融界的教科书,我是一本不拉的研究完了,雪球上的大神以及博客上的大 神,我也基本都领教过了,谷子地这种的,其实我也是见怪不怪了。他这个人和当年的那些著名的银粉们其实相差无几,水平其实都差不多,那么那些银粉为什么都离去了呢?因为他们都知道他们的分析基本上都是胡扯,意义不大。
这位谷子地今年颇为自己的收益得意,那么他是如何举例的呢,他说他投资招行赚了钱,又玩了几把格力,又搞了几把 $宁波银行(SZ002142)$ 和 $平安银行(SZ000001)$。今年这才过去刚十个月,他已经周转了这是好几次了?其实从他的这个行为可以看出来,他的行为其实颇为投机。另外,他说农行的业绩因为活利丰而降低了,所以今年不能投资农行。但是投资学教科书上说,价值是未来现金流的折现值,而活利丰仅持续一年,其影响的收益微乎其微,那何以见得要在今年要避免投资农业银行呢?
很多人做事吧,喜欢急于求成,他们的见识很狭窄,看到某个方面盈利很好,就急于进入,但是绝不肯对这个事情做面面俱到的学习上的准备,所以他们的知识面很不全面。其实从谷子地这个人的观点来看,他至多是一位财报分析师,而绝不是一位价值投资者。其实现在还在银粉里的另一个人,云蒙也是这个境地,不过因为吃过亏,所以小心多了。
其实投资农业银行的人,他们的目的很明确,农业银行还算是个不错的买卖,因为它是四大行之一,盈利很稳定,市盈率很低,股息率很高。投资农业银行的人,主要是格雷厄姆和巴菲特这样的老成的人,他们基于一些很简单的算计,得出来这是一笔划算的买卖,他们绝对没有想跟那个收益最高的股票相比较的想法,他们只是认为这是一个划算的买卖。
除此以外,我想说明以下几点,其中最重要的是坏账问题。我相信,经历过几年的价值投资者,应该对2014年以来的坏账问题记忆深刻,那次其实只是一次较小的坏账危机而已,但是这次危机其实造成了一次洗牌,那就是把某些银行的底裤拔掉了,譬如民生掉下了神坛,譬如招行不再具有风控良好的名声,譬如大家终于看到了四大行才是不良生成率最低的,譬如浦发等银行可以隐藏不良的问题。
最近几年所执行的政策,是一种饮鸩止渴的政策,主要有两个方面:1,所谓的供给侧改革,主要是直接砍掉产能,以此抬高价格,2,所谓的货币化安置,实际上就是用面粉去换面包,因为土地比楼房便宜,但是政府得到的土地,如果卖给房地产商,只能制造出来更多的库存,如果不卖掉,就形成了政府的债务,就得加税还债。我们其实可以看到,最近这几年来的工业品和房地产涨价,其实都不是靠优胜劣汰,市场出清,而是靠行政干预。这种方式导致的经济繁荣,其实是饮鸩止渴式的繁荣,只会给未来带来更大的危机。
我们可以看到,贸易战的形势下,我国的出口会下降,特别是近几个月来,面临着全面对抗的危险局面,而在投资方面,近三年每年的房地产销量都在1700万套,够五千万人居住,而我国每年的城市化人口实际上只有两千四百万,可以说最近三年的销量将会是历史上的绝对顶峰,我国的投资规模,很可能在未来不再增长了,甚至会下降,那么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消费了。其实这也就是国外对我国的经济数据进行质疑的主要原因,他们认为去年和今年的GDP增长是不可能达到统计局公布的那个数字的。
我们已经注意到,今年规模以上企业的利润已经下降了颇多,考虑到银行的坏账上涨滞后于企业的利润下降,我们可以预见,坏账危机很快就会再次到来,这次的规模会比上次的规模大得多。
因此,我们投资银行的主要着眼点应该是在什么方面呢?是在坏账方面!凡是不把重心放在这个方面的,都是低估了未来十年经济的严峻形势。那么我就得谈一下小银行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那就是他们的资产负债表不透明。我们都知道兴业银行为首的股份制银行,当初曾经搞了大量的所谓同业资产,这些资产实际上就是贷款,也会产生坏账,这样,这些小银行的杠杆率就远远比报表上的要高。我们应该注意到,这几年,还是有大量的股份制银行手头上有所谓手续费收入,这个手续费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还颇高,宁波银行的所谓货币基金收益,就和他们家的总利润相差无几。这些收入到底是什么产生的?到底是不是贷款呢?现在把这些放在报表上来装饰,等危机来了,会不会就是坏账呢?
我对中小银行不放心的地方就在这里,第一,他们的资产质量不如四大行,他们获得的贷款都是四大行挑剩下的,坏账产生率比四大行要高,第二,他们的实际杠杆也比四大行要高得多。我认为对于这个问题,应该好好研究,特别是对于中小银行的那些收入到底是从何而来的,是不是伪装的贷款。实际上,兴业银行当初就在这个问题上造了最大的假,所以神话破灭后,股价停滞了很长的时间。
我还想提请大家关注下经济政策方面的问题,大家应该知道我国人均GDP最高的省份是天津,而这都是靠大规模的投资搞起来的,但是在今年,天津市的GDP增长率是全国倒数第一。我们也都知道山东的刘省长去年提出了所谓的新旧动能转换,这个新旧动能转换是啥呢?是经济上放权,让企业自主发挥创造力吗?是改善营商环境吗?都不是,是省政府直接规划了一些片区,在这些片区规划好了建设哪些产业,所谓的新旧动能转换,山东人民没有出一份力,山东省政府就全给规划好了。所以我们看到了,今年山东的GDP增长率排名全国倒数前六名。山东是下一个东北,这不是未来,这就是现实,已经发生了现实。
总之呢,大家应该明白银行的未来取决于经济总的形势,四年前的那场危机的化解,实际上不过是饮鸩止渴式的化解,未来会有更大规模的危机。特别是目前的经济政策有朝着计划经济走的倾向,而那几个搞计划搞的好的省份的经济增长,大家也都看到了。
好的,我就不多说了,再多说就犯错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