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正式商用,纵横对比运营商资费,关注5G应用落地、ARPU值提升与流量驱动主线

来源: 申万宏源通信研究2019-10-31 12:02阅读:2323

事件:10月31日,工信部宣布5G商用正式启动,运营商5G套餐资费与详情正式披露,各家5G套餐月资费在128元以上,套餐内流量从30至300GB不等,同时创新按速率计费模式。

计费模式从流量计费到速率计费,5G资费套餐体现通过速率差异体现服务差异化。以中国移动为例,网络权益服务分为基础、优享、极速三档,分别对应不同峰值速率(网络状况良好时,极速服务下行峰值速率高于优享服务;网络拥塞时,极速服务接入能力优于优享服务)。5G商用阶段,运营商在传统按流量计费之外,不断探索按速率、按时延、按切片等创新计费模式,一方面对C端/B端用户提供差异化服务,另一方面丰富运营商自身的收入模式,有望在人口红利边际见顶后继续享受产业红利。

纵向对比:相比于4G套餐,5G套餐内流量增加、速率提升且单价更低。据中国联通官网,目前联通4G冰激凌套餐月资费从99至399元五档,对应套餐内20至50GB流量、300至2000min语音,套餐外流量费用为3元/GB。据公开信息,中国移动5G个人套餐费用从128至598元分为五档,对应套餐内30至300GB流量、500m至3000min语音以及优享/极速权益服务;中国联通5G冰激凌套餐费用则从129至599元分为七档,同样对应套餐内30至300GB流量、500至3000min语音;运营商套餐外流量费用同样为3元/GB。若粗略以联通最低月费计算平均每GB资费,则5G套餐流量单价为4.3元,低于4G流量单价为4.95元。

横向对比:结合部分国外运营商5G套餐,限速不限流/分级限速模式是主流。从国外运营商5G资费上看,价格在300-840元人民币不等。韩国是最早进行5G商用并实现套餐收费的国家,SKT和KT两大运营商最低资费为5.5万韩元,约合人民币325元。韩国采用限速不限流模式,5.5万韩元仅8G的高速流量,用完之后流量会被限速,最高13万韩元的套餐无限量、无限速5G网络。英国、美国、德国等国家均采用分级限速模式,不同价格对应不同网络速率。国内运营商以较低资费实现不同速率“按需索取”,利于用户按照自身需求平滑过渡至5G服务。

运营商提供可选套餐以及会员服务,良好用户体验是ARPU值长期提升的关键。在较早实现5G规模商用的韩国市场,前期出现了5G网络用户体验不佳的问题,除客观上的设备影响因素之外,网络的实际使用质量以及新内容、新应用影响了4G用户切换5G服务的动机,给国内运营商推进5G商用提供了一定经验:中国移动在优享与极速两档网络服务中增加“优先接入保障”权益,保障用户的网络接入质量;中国联通在标准套餐外推出5G会员服务,包括VR/AR、4K高清视频、5G阅读、云游戏等专属内容。国内运营商在5G商用初期注重丰富应用与内容,提升用户体验,将受益于ARPU长期提升的逻辑。12.jpg13.jpg

纵横双向对比下,国内5G商用推进顺利,未来重点关注5G新应用的落地、流量驱动主线、运营商ARPU值提升。自19年6月5G牌照发放以来,国内通信产业链各环节进展顺利。(1)5G新应用落地:5G+云/AI、边缘计算等将催生新的网络架构和商业生态,车联网、工业互联网等应用探索持续推进。(2)流量驱动主线:流量驱动下的中游设备与基础设施环节(如IDC、服务器、交换机/路由器、光模块等)规模长期增长。(3)运营商ARPU值提升:伴随5G规模商用后网络用户数+ARPU值提升,运营商盈利能力将明显受益。

财通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