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付费第一股”快要来了!这次冲击上市的不是吴晓波的巴九灵,而是罗振宇的罗辑思维。
10月15日晚间,北京证监局更新一则有关北京思维造物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罗辑思维”)的上市辅导情况信息,谣传已久的罗振宇旗下罗辑思维上市,终于被证实为“真闻”。
罗辑思维谋求科创板上市
冲击“知识付费第一股”
15日晚间,证监会北京监管局官网显示,财经媒体人罗振宇创办的北京思维造物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罗辑思维”)的上市辅导情况。
文件显示,罗辑思维选择在科创板上市,中金公司担任辅导机构。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报告显示,辅导前期准备工作在2018年12月-2019年8月,也就意味着罗辑思维在2018年就已谋求上市准备工作。
正式辅导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分别在今年9-10月、11-12月进行,待辅导验收完成后,辅导机构将向中国证监会申报发行材料。这就意味着,罗辑思维最快今年年底就能登陆资本市场,成为名副其实的知识付费第一股。
罗辑思维始于罗振宇的一档同名脱口秀节目。2012年,从央视离开辗转地方台的罗振宇,跟随着网络视频节目的风潮,推出了知识脱口秀节目《罗辑思维》。
在这档单集长约半小时的单人脱口秀节目中,罗振宇的话题漫无边际,从医疗改革、地沟油,到倭寇、中医和秦帝国,从王阳明的心法,到现代世界起源和费马大定理。极大的阅读量和宽阔的知识结构,让他俘获了一批年轻拥趸,也为自己贴上了“知识”、“文化”、“思想”的标签。
和视频同时开始的,还有罗辑思维同名公众号。罗振宇每天在微信上发一条一分钟的语音,讲的东西新潮有趣,很快吸引了大批粉丝。罗振宇借此迅速跻身自媒体大咖的地位,为之后的知识付费积累了基础。
2015年11月,“得到”APP正式成立。罗振宇将讲台正式搬到了“得到”APP上,每天60秒的语音拉长到了10分钟,并在个人品牌的免费课程之外推出了薛兆丰、吴军、熊逸、武志红等大咖的收费课程,罗辑思维自此正式演变为一个平台的引流端口。
2017年3月8日,罗振宇宣布《罗辑思维》节目从视频的形式改为音频,更新频率也从周播变更为日播,并只在“得到”App播出,不再全平台分发。
2017年8月,罗振宇又推出了中小学学习辅导应用“少年得到”,主要为7-15岁的青少年提供定制化服务,前央视著名记者主持人、现紫牛基金创始合伙人张泉灵加盟并出任董事长。
知名股东加持
罗胖有望成自媒体首富
凭借过往知名央视主持人、制片人的光鲜履历,以及走在了“知识付费”赛道的最前沿,罗辑思维在诞生伊始即得到了资本的关注。
企查查显示,罗辑思维共进行5轮融资,最近一次是在2017年9月,由英雄互娱、腾讯投资、红杉资本、华兴资本、真成投资进行D轮投资,融资金额未知。2015年罗辑思维B轮融资以后,曾估值13.2亿元。
与众多亏损的科技型初创企业不同,罗辑思维从创立之初就是盈利的。2013年8月,罗辑思维在成立不到1年的时间里就推出了“史上最无理”的付费会员制,分200元、1200元两档会员价。结果,5000个亲情会员、500个铁杆会员6小时售罄,罗辑思维瞬间集资160万元,成功获得第一桶金。
2017年,一份网上流传的红华资本投资价值分析报告显示,罗辑思维2015年、2016年、2017年Q1的营收分别为1.59亿、2.89亿、1.51亿;净利润分别为1860万元,4462万元,3805万元。
该文件还称,罗辑思维将开启新一轮的融资,此轮融资属Pre-IPO轮次,投前估值为70亿元。罗辑思维计划于2018年下半年提交A股IPO申请,目标2019年年底前登陆创业板。
但罗振宇随后便回应称上市“没有时间表”,也对“70亿估值”一说予以否认。
据e公司官微,若以罗辑思维2015-2017年两年5.3倍的估值增长速度计算,本次IPO罗辑思维估值至少将达371亿元人民币,而罗振宇作为最大股东身价也将超155亿元人民币。但在深圳一私募人士看来,罗辑思维实际估值应会超过371亿元。
据企查查,目前罗辑思维的股东结构中,除了2名自然人股东,其余14位均为法人股东。罗辑思维的灵魂人物罗振宇以自然人身份持股30.35%,罗振宇背后的女人、罗辑思维联合创始人、CEO——李天田,网名为“脱不花妹妹”持股13.93%。
此外,还有不少明星投资机构、创投圈大牛潜伏在股东中。红杉资本、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真格基金等赫然在列。李笑来在持股16.26%的第二大股东黄罡投资的合伙人名录中;柳传志、田溯宁、俞敏洪以及诺亚财富董事局主席兼CEO汪静波、喜马拉雅FM联合创始人余建军等一众大佬合伙的造物家投资目前持股5.22%。
吴晓波已经折戟创业板
知识付费的上市之路怎么走?
和罗振宇一起踏入知识付费蓝海的,还有另一位知名财经媒体人吴晓波。时至今日,两人的战场已经转向了资本市场。
此前,吴晓波试图借道全通教育登陆创业板,但最终以失败告终。
今年3月,A股上市公司全通教育宣布正筹划购买吴晓波旗下杭州巴九灵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巴九灵)96%股权。此预案披露后即引发了各方强烈关注,深交所对巴九灵自身盈利的可持续性以及本次交易的目的和协同性进行了重点关注。资本市场对“自媒体”的态度向来颇为严苛,加之全通教育近几年来“买买买”不断,深交所又对吴晓波“个人IP证券化”持质疑态度,这趟重组之路一波三折后最终失败。
9月27日,全通教育发布终止筹划重大资产重组公告,决定终止收购吴晓波旗下巴九灵96%股权。对此,双方表示不会对各自业务造成影响。巴九灵更是表示上市之路并未断绝,未来可能独立IPO。
同属于知识付费赛道,罗辑思维与吴晓波频道发展轨迹十分相似。罗辑思维的知识帝国也是靠“罗振宇”这个IP撑起来的。对于公司上市而言,用个人IP为公司背书是一项重要的潜在风险。
除此以外,市场亦有部分质疑罗辑思维刻意“贩卖焦虑”从而获得估值溢价的价值取向,是否会构成其上市的影响因素,亦未可知。
但从大环境来看,随着视频、音频版权生态的确立,知识付费的生态正逐渐成熟。
广发证券研报显示,知识付费市场蓬勃发展,新玩家不断加入。2016年被称为知识付费元年,大量知识付费类App及重量级子栏目上线。知识付费持续获资本青睐,仍处于高速增长中。据测算,2016年知识付费市场规模29.7亿元,2020年知识付费市场规模预计为80亿-240亿元。
吴晓波折戟A股后,罗辑思维能成为“知识付费第一股”吗?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