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开展2000亿元MLF操作,利率持稳3.30%;据彭博数据10月无到期
分析:释放流动性助力缴税并鼓励信贷,利率持稳显示无意过度放松
在中国新一期市场报价利率(LPR)公布前,央行意外新增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同时维持利率不变,在驰援资金面之余,释放出无意过度放松的信号。
中国央行周三超预期开展了2000亿元人民币MLF操作,利率持稳于3.30%。据彭博数据,10月份并无MLF到期;而央行自9月29日以来均未有逆回购操作。分析师指出,央行此举除助力市场应对税期,以及投放长期流动性以鼓励银行信贷支持实体外,更进一步继续彰显政策定力;下周TMLF仍可期。
“中国央行新作一笔利率持平的MLF就是要给市场一个预期,央行提前告诉大家,不会降基准利率,要降也是利差,”
德国商业银行驻新加坡高级经济学家周浩称。
在周初公布的通胀数据意外走高,同比涨幅创2013年来最大以后,市场亦预期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空间将受限,降息等举措难现。
光大证券分析师王一峰则表示,在缴税令流动性渐趋收紧之际,央行弃逆回购而选MLF或与鼓励银行信贷投放有关;同时,增加MLF操作频度有助于对LPR的节奏把控。而湖南三湘银行同业部研究总监谭松珩认为,本次MLF操作量对冲缴税尚有不足,下周大概率将进行TMLF操作。
中国8月宣布改革LPR形成机制与MLF挂钩,以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定于每月20日(遇节假日顺延)9时30分公布该利率,下周一(10月21日)将是改革后的第三次亮相;在此前的报价结果中,1年期品种已自首次报价的4.25%下行至4.20%,5年期LPR则持稳在4.85%。此间,MLF利率一直不动如山。
金融市场对MLF操作反应平淡,10年期国债期现货均基本持平;上证综指跌0.3%至2,982点。
观点洞察
东北证券固收组组长刘辰涵表示,
MLF操作量适当,但央行开展操作本身超出预期,对债市情绪有所提振
央行在没有到期的情况开展MLF操作,一方面是缓和税期对于资金面的影响,另一方面传达暂时不会采取MLF降息而推动LPR下降的态度
中泰证券分析师齐晟表示,
MLF操作主要是希望提供资金对冲10月缴税高峰,而非锁短放长
目前不具备向上引导资金成本的条件
银行从央行获取的资金助力去年以降准为主,今年以MLF为主,OMO占比不高
提高MLF操作频率给10月的LPR定价做出指引
湖南三湘银行同业部研究总监谭松珩称,
央行重启锁短放长模式的迹象可能引发市场的担心
虽然金融体系整体流动性总量尚可,但资金成本已被快速拉高
此次MLF规模应对缴税力度不足,下周大概率还会进行TMLF操作
西南证券宏观固收负责人杨业伟在点评中称,
央行此次操作将强化市场对流动性保持宽松的预期
如果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全球央行进一步加码宽松,也不排除中国央行降低MLF和公开市场利率
虽然短期通胀、社融等数据会压制债市,但充裕流动性下调整空间有限
债市利率料将继续震荡,或短期有所下行
德国商业银行驻新加坡高级经济学家周浩称,
央行在新一期LPR(市场报价利率)公布前新增一笔MLF并保持利率不变旨在释放预期,提前告诉市场不会降基准利率,要降也是利差
央行还是保持定力,不愿意给出过度放松的信号
光大证券分析师王一峰在采访中称,
央行此次MLF操作规模不高,有缴税的因素,月中流动性有点紧
增加MLF操作的频度,可以在引导LPR的节奏上更为从容
联讯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奇霖在采访中称,
新增MLF是为了应对缴税,也是放长钱给银行支持实体
四季度进一步降准的概率变小,但预计10月还会有TMLF
华创证券分析师周冠南接受采访时表示,
10月之后公开市场操作一直暂停,前天开始资金略有紧张,央行MLF操作是应对资金缺口进行投放
央行并没有锁短放长和提高资金价格的意图,此次操作旨在把中期政策利率常态化,以期更好发挥其功能
随着LPR改革的推进,每个月需要有MLF操作才可以有调整LPR利率的窗口,以后每个月即便没有MLF到期也可能操作